phone

加盟 热线

0551-96538

一站式家政服务
解决方案提供商

行业资讯

两会声音:人大代表们对家政服务业发展提出了这些建议!

2021-02-02

微信图片_20210202103722.jpg

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近期在各地两会上,人大代表们纷纷对家政服务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他们的两会之声!


上海:建议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回炉培训”

微信图片_20210202103727.jpg

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家政服务人员是很多上海家庭的心声。但由于家政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大、服务情况难以追溯等问题,让很多家庭都遇到了“找保姆真心难”的焦虑。为了帮助上海有需求的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也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家政产业的发展。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丁明、姚海嵩分别就提升家政人员素质提出建议。

数据显示,当前上海家政从业人员约50万,年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十四五”时期,家政市场面临迭代升级,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元。同时,翻番发展的市场面临专业人才的缺口,包括专业的家政机构管理人员、也包括高素质的一线服务人员。

市人大代表丁明指出,目前上海的各类家政服务机构,规模小,分散化,水平低,普遍缺乏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运作经验,缺乏组织发展规划和拓展能力。很多机构处于微利或亏损局面,致使家政服务行业仍处于碎片化,分散化和低水平的状态。“要从根本上改变家政服务业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丁明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与家政服务性质相关的国有企业或大中型民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入家政服务行业或适量适度地吸收家政服务机构,以企业管理的优势补目前家政管理之短。

丁明说,国企和大中型民企进入家政服务行业,有利于建立严格有效的从业人员准入管理机制。作为正规企业的下属机构,将家政人员纳入到员工编制,一方面让家政人员有企业归属感,给到家政人员更多的福利保障;另一方面将严格做好家政人员的招工录用工作,制定家政人员上岗程序和明确的奖惩制度,推荐上岗的从业人员要具备身份证、健康证和上岗证等有效证件。以此避免家政人员今天东家明天西家,做不好换一家的情况经常发生。

此外,丁明认为对家政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教育制度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全面提升家政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丁明代表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姚海嵩代表的强烈认同。

姚海嵩代表说,陪护老人、照看孩子、买菜做饭、卫生保洁……保姆的业务范围很宽泛,也很细碎,不好干,要干好更不容易。我建议上海可在相关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立“社区与家政服务业教育实训基地”,实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回炉培训’计划”。

可根据工作实际由领跑者行动示范城(区)财政设立专项职业教育项目拨款,给予领跑者行动示范企业或行动示范职业教育学校等机构专项补贴。

“要产业发展,也要让家政人员有获得感。”姚海嵩建议,提家政服务业高技能证书的权重,建议将员工制家政服务技师纳入《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制度适用对象,将家政服务业专业如家政学等家政服务专业纳入上海市紧缺所需专业目录。

同时,建议将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青岛:推动家政服务业职业化发展,从法律层面保障行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202103731.jpg

青岛市政协委员,新阶层代表人士,青岛天虹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孙希玲建议,将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诚信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家政服务的职业化建设。

她建议倡导家政服务员工制,弱化中介制,给与家政服务诚信化、规范化,法制化、品牌化、职业化强力助推。另外,提高家政企业管理者的发展性、引导性培养,培训提高行业诚信意识与技能水准,加大职业道德培训占比,维护行业职业操守,壮大家政职业化队伍。

青岛市人大代表、即墨区国立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王文华带来了关于“促进家庭服务行业协会更好发挥作用”的建议,王文华表示,青岛可启动《青岛市家政服务条例》调研,争取尽快为家庭服务业立法,制定适合青岛家政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青岛市家政服务条例》,从法律的层面维护和保障行业发展。

王文华建议,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定期召开家庭服务联席会议。在制定有关家庭服务业政策时拓宽征询面,适当吸纳和倾听家政行业协会负责人、各类企业代表、一线从业人员的诉求,使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效果更精准、简约、高效,助推行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目前,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青岛也可启动《青岛市家政服务条例》调研,争取尽快为家庭服务业立法,制定适合青岛家政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青岛市家政服务条例》,从法律的层面维护和保障行业发展。”王文华建议,要加大政策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加快发展。将家庭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项目,在行业保障、组织规范方面建立完善机制,加大家庭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投入。


济南:加快产教融合,聚力培育打造“家政职业教育样板”

微信图片_20210202104157.jpg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济南市人大代表、阳光大姐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卓长立介绍,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于2020年9月发布《关于提质培优建设济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济南方案”。

家政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卓长立表示,济南市在家政服务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具有走在前列的龙头家政企业。在家政服务产教融合、“1+X”母婴护理、家务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等方面已积累了经验,取得一定成效。

当前,家政服务社会需求大,而专业人才匮乏,发展家政职业教育是破解人才瓶颈的必由之路,迫在眉睫。如何促进家政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卓长立建议:聚力培育打造“家政职业教育样板”。对家政类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招生引导方面给予持续支持;支持家政职业院校探索在职人员培养模式、考核标准、运行机制,为全省、全国家政在职人员培养提供实践案例参考;畅通家政类职业中专学校“3+2”申报通道,创新机制模式,为学生的进一步成长成才提供支持;支持家政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及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建设。


江西:强化监管让消费者请到“放心保姆”

微信图片_20210202104201.jpg

江西省政协委员、鹰潭市余江区杨溪小学校长陈增文在线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政行业监管的建议》,提案呼吁理顺行业监管机制,加强日常监管以保障消费者能够聘请到放心的保姆。

陈增文认为,目前江西省家政行业还处于低水平状况,行业缺乏规范管理,如针对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准入资质的要求,不够专业且不具备强制力。此外,也尚未根据家政人员岗位分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缺乏统一监管。“整治市场乱象,推进家政行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势在必行。”

为了避免家政服务人员带“病”上岗,陈增文建议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健康准入标准。他建议各地公共卫生保障机构尽快结合本地区实际,在国家新规基础上制定家政人员的健康准入标准,重点聚焦影响城市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的筛查。

“监管不能纸上谈兵,要明确职责。”陈增文还建议积极推动立法,完善行业准入监管体系。他建议各地家政行业主管单位牵头,联合行业协会加强日常检查,并站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从业人员接受专业与规范化的健康筛查。

同时,建立完善统一的互联网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动态监管,并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监管与自律作用。对辖区从事家政服务的公司进行检查登记,对存在轻微违规问题的家政公司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无照从事家政服务的公司坚决予以取缔。

图片


贵州:推动家政服务行业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黔灵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毅表示“过去干家政的人只要在劳务公司登记一下就能上岗。而现在,多数的家政公司都要求员工培训后方可上岗。”

郭毅说,如今有育婴师、月嫂、保洁、定期保洁、医院陪护……家政服务项目正不断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民众的观念也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改变,家政行业也迎来了“黄金时期”。

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家政市场同样面临着专业人才,包括家政机构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这些年来,郭毅也一直致力于家政服务行业朝着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推广。

“我们针对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钟点保洁、家务、育婴、月嫂、护工服务等开展相对应的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学员6万多人(次),解决上岗就业10万余人,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每人月收入从2000至18000元不等。”郭毅说。

家政业关乎民生质量。中国的家庭对保姆、月嫂的需求越来越大,家政队伍正向更加专业、更高素质的方向发展。“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更加凸显。我们要当好家政服务引领者,不断满足好这种需求。”郭毅说。

山西省政协委员、吕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孙平莲表示,随着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扩大。家政服务业行业中,许多问题日益显现。一是市场准入门槛低,家政企业良莠不齐。二是监管缺失,没有约束。三是一些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低,技能不精不专。四是社会对家政服务业不够重视,没有给从业人员以应有的尊重。五是一些岗位工资待遇还不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重视,会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甚至会让行业遭受重大的挫折。

为此,孙平莲建议,一是设立专门机构对家政服务行业进行统一管理。省、市政府出台专门政策指导家政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家政服务企业的设立与开办,严格准入标准,从源头保证家政服务企业的质量。平时做好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好各种矛盾。二是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对家政服务业加以规范。三是要提高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有更高的标准,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家政服务的需求。四是细化市场。对家政服务业进行分工,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才能越高,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家政服务的要求。五是提高人员素质。一方面提高行业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要在各类职业类学校中培养家政服务专门人材,吸引高素质和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家政服务业长久发展,后继有人,从而在根本上能实现我省家政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六是做好宣传,倡导文明风尚。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家政服务业的重要性,崇尚劳动光荣,勤劳诚信的美德,树立典型人物,号召人们学习榜样,给家政从业人员以足够的尊重,消除人们的自卑心理,鼓励更多人从事家政服务工作。